导读
如果不幸罹患喉癌,手术治疗是现行最主要、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,在挽救患者生命上起着关键作用。但喉癌手术之后,有些患者会丧失说话功能,有些患者需要终生带气管导管,甚至连进食、吞咽,都重新需要练习和适应。
面对喉癌这类创口大、可能造成机体部分功能丧失的破坏性手术,选择何种术式?判断何时应该扩大手术范围?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如何?这不仅对手术医生的“切除”技术提出更高要求,更考验功能修复和重建的功力!
喉癌手术不能“一切了之”陈某,男,52岁。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、伴说话费力,呈持续性,渐进性加重,约半个月前检查发现“右侧声门上新生物”高分化鳞状细胞癌,16日到我院寻求进一步治疗,确诊声门型喉癌T2NOMO。
7月18日下午,医院的手术团队为陈某实施了肿瘤切除手术。在全身麻醉下,行气管切开术+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+喉功能重建术+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+带蒂筋膜瓣修复术。
手术过程很顺利,术中出血约80ml,陈某一下手术台马上就可以堵管说话,也不需要插胃管,术后第一天,医生查房后就安排为陈某拔掉了导尿管,被允许经口进食流质饮食,预计术后7~15天内可拔除气管导管,恢复正常呼吸。
术后不插胃管是如何做到的?通常来说,喉癌患者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约在术后1个月,部分患者在术后3个月,如果出现喉狭窄甚至需要终生套管。
而为了保护喉部伤口,常规留置胃管的时间约为7~15天,这视患者咽喉部伤口恢复情况,和吞咽功能的训练情况而定。但留置胃管易带来的呕吐、疼痛、恶心等难以忍受的不适,使临床上经常出现患者自行拔管的现象,严重影响治疗。
陈某能够打破常规,做到不插胃管、拔除气管导管周期短、迅速康复的原因,得益于手术医生视其年龄和身体基础条件,制定了针对性的手术方案,得益于采用了更微创的切除和修复重建技术,以及术后精细的护理。
本案例成功的六个关键点一、患者处于喉癌较早期,肿瘤侵犯的范围相对较小;
二、医护人员充分沟通与告知,患者术前心理建设良好;
三、术中采用了要求手术能力更高、但创伤更小的术式;
四、选择带蒂筋膜瓣进行修复,取材方便、就近利用,血供可靠、存活率高,同时创口更小;
五、手法干净地完成了喉功能重建,保留了患者的说话功能;
六、术后副主任医师每天查房两次,管床医生查房3次,紧密观察患者恢复状况,及时予以清理、调整用药或更换敷贴,患者信心强、恢复好。
“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”对于喉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至关重要!目前喉癌的治疗仍然以手术切除最为主流和有效,早期治疗意味着肿瘤侵犯范围小,需要切除的组织更少、喉部可保留的组织和功能更多,大大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!
喉癌如能及早发现,可局部切除癌组织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,保留了良好的喉功能,无需放化疗,减少患者承受的痛苦,早期喉癌的5年存活率高达90%。
对于中晚期各种喉癌,如果没有远端转移,绝大多数患者仍可通过手术及综合治疗延长生命,但部分患者可能因此失去说话功能、或需终生套管。
特别提醒:喉癌好发病于50岁~70岁,尤其青睐吸烟、酗酒的男性。经常抽烟和喝酒者,如果无故声音沙哑两周及以上,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喉痛、呼吸不畅,应立即求诊,排除喉癌可能性,一经确诊,务必尽早治疗。
成医院
全国连锁|医院
9年耳鼻喉专科沉淀|医保、医院
医院医院
//
门诊时间:8:30-20:30(节假日不休)
推荐文章
热点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