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华的妈妈因为呼吸衰竭住进重症监护病房已经3个星期了。由于嘴巴插着呼吸管,使妈妈无法张口说话,同时口腔里也磨破好几个洞。医生建议施行气管切开术,以方便口腔清洁及长期呼吸照顾。丽华听说气管切开后就要终生装着气切管,丧失讲话的功能,况且脖子上多了一个伤口,回家以后也不知道怎么照顾,因此非常担心......
气管切开术是指在颈部气管切开一个伤口,放入呼吸管,于是患者吸气时空气就不用经过鼻腔、咽、喉及声带,直接由颈部进入气管下段、支气管及肺脏(图1)。历史上关于气管切开手术的最早记载在公元16世纪。当时由一位意大利医生Brasavola对一位因气管上端化脓狭窄,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所施行。后来在19世纪白喉杆菌盛行的时代,也有许多医生为罹患白喉[1]的儿童进行气管切开术。
图1.上呼吸道解剖结构与气管切开术
(A)正常的上呼吸道解剖构造;(B)气管切开术是指在颈部气管切开一个伤口,放入气切管,于是患者呼吸时空气就不用经过鼻腔、咽、喉及声门,直接由颈部进入气管下段
时至今日,因上呼吸道严重感染并发狭窄或阻塞,而必须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的病例已大为减少,取而代之的是慢性呼吸衰竭、必须长期使用呼吸机、或咳痰能力不足、时常并发肺炎的患者。
什么时候需考虑气管切开术?
正常人呼吸时,空气会经由鼻腔或口腔通过咽喉及声门,之后才进入气管(图1A)。因此,当这些器官因炎症、感染或肿瘤而引起上呼吸道严重狭窄或阻塞时,就必须考虑气管切开手术,原因见表1。另外,有许多慢性呼吸衰竭需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,必须在气管内放置一条连接呼吸机的气管内管。此气管内管可以经由口腔置放,也可以由颈部施行气管切开手术置放。经口腔置放的气管内管有以下缺点:
(1)必须将管子牢牢固定在口腔周围,导致口腔卫生不良,且无法经口进食。
(2)气管内管容易在管壁上堆积痰液或分泌物,必须定期更换,但要更换经由口腔置放的气管内管十分危险,而更换颈部的气切管,则容易且安全许多。
(3)管子长度太长,增加吸痰困难。
某些患者因脑卒中、神经性病变或颈椎受伤,无法有效将累积在下呼吸道及肺部的痰咳出,时常并发肺炎。对于这些患者,气管切开手术可以使得吸痰及呼吸照顾方便许多。
气管切开术的缺点
鼻腔、口腔及咽喉可以温暖及湿润吸入的空气,同时是发声时共鸣的器官。声门除了发声的功能外,也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。因此,施行气管切开术后,外界干冷的空气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及肺脏,使支气管分泌物增加;同时,假如气切管没有特殊设计,患者也会暂时丧失说话的能力。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透过良好的照顾及特殊设计的气切管加以克服。
气切管材料及种类的选择
气切管的种类及材质随着患者的病情需要而有不同。气切管材质可分为塑料类、树脂类、金属类及硅胶类等(图2)。塑料、树脂及金属类气切管会引起较强的组织反应,通常只能短期置放。若是要放较长的时间,硅胶类的气切管会是较好的选择。
图2.气切管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及材质,以适用于各种不同情况的患者
(A)塑料气切管,下端具有气囊,适用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;(B)铁氟龙(树酯类的一种)气切管,可接上单向阀门,让患者讲话;(C)不锈钢气切管,可反复消毒使用,节省成本;(D)硅胶制气切钮扣,没有管子,可接上单向阀门,让患者讲话,适用于病况稳定,预备关闭气切伤口的患者。
在种类方面,患者若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,则最好选择附有气囊的气切管(图2A)。气囊通常位于气切管的下端,可避免呼吸机打入的空气外漏。气囊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防止唾液及食物进入肺部,以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。
由于气切管内部常有痂皮或痰液附着,因此,某些气切管内还有一个内套管,以方便清洗及更换(图2C)。另外,某些患者若只需要通过气切口进行吸痰,则可以使用气切钮扣(图2D)。气切钮扣没有管子,因此对气管刺激较小,也不会附着痂皮及痰液,必要时,还可装上一个单向阀门,使患者可以讲话。
气管切开术可能的短期及长期并发症
气管切开手术后,某些患者会有伤口出血及感染的情况,通常只要适当处理,很快就能恢复。某些患者由于营养状况不佳,导致伤口愈合不良或偶尔有痰由伤口周围渗出,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,不必担心。另外,如果气切管放置太久,也可能引发感染及痂皮或痰液阻塞,因此气切管及内套管应定期清洗更换。
当气切管固定不良时,容易产生晃动,使气切管末端刺激气管壁而产生肉芽组织增生。严重的肉芽组织增生会引起呼吸道狭窄,导致呼吸困难。
气管切开术后的保养
气管切开术后应为患者准备氧气筒、吸痰器、化痰器,以及另一副大小相同的气切管,以便随时更换。应经常为患者拍痰及吸痰,每日清洗内套管,并煮沸消毒。
为防止吸入的空气过于干冷,室内最好保持固定的温度(22°C)及湿度(相对湿度90%以上)。最好每日利用生理盐水做蒸气,吸入3~4次,一方面稀释痰液,便于咳出,另一方面防止气切管内壁卡痰。
此外,也要注意气切管要固定牢靠,以避免管子滑脱。
至于气切管的更换时间,需视管子的材质而定。一般而言,硅胶类气切管对气管黏膜刺激较小,可放置较长时间。但塑料、树脂及金属类材质的气切管,则容易积脓痰及分泌物,通常不宜放置超过2~4个星期。
何时可以拔除气切管?
当上呼吸道阻塞的症状消失,患者不需再使用呼吸机,并且可以有效咳痰时,就可以考虑拔除气切管。但对于某些已接受长期携带气切管的患者,贸然拔除气切管可能会产生危险。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是塞住气切管开口,如果可以正常呼吸一段很长的时间(至少超过24小时),则可以考虑拔除气切管。若仍不放心,也可以使用气切钮扣一段时间再拔除。
气切管拔除后,通常一星期内伤口就会愈合,但在完全愈合前,说话或咳嗽会有空气由伤口漏出,因此,说话或咳嗽时最好堵住气切伤口。若气切伤口一直无法愈合,也可以使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将其关闭。
结语
随着医疗技术及护理质量的进步,慢性呼吸衰竭、脑卒中或神经性病变的患者若照顾得宜,通常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。这些患者最常出现的并发症就是呼吸道的疾病,因此,气管切开术的施行及术后护理非常重要。若能针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,妥善选择气切管的类型及材质,并注意术后护理的细节,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,同时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注释:
[1]白喉是一种发生于上呼吸道的急性细菌感染症,容易造成上呼吸道阻塞,通常发生于2~5岁幼儿。自从白喉疫苗发明后,目前已很少发生。
本书主编:陈晋兴
没有您想看的内容?
滑动下方《肺与肺病》目录,
留言给我们,让我们为您插播连载
相关链接
你一口气能把气球吹多大?该查查肺功能了
看不懂肺癌分期?这下终于明白了
支气管镜检查也能做治疗
7分钟带你认识胸腔镜手术
看医生前你或许想知道这些:肺良性肿瘤篇
检查出肺部结节?先别惊慌
肺部长了结节,我该怎么办?
CT辐射伤身?至少连续检查次
肺癌四大治疗方式,如何选择?
上气不接下气?警惕上呼吸道狭窄
压在心上的“石头”——nbsp;纵隔腔肿瘤
英雄为何气短?警惕呼吸衰竭
胸腔为什么会“生气”?——气胸的原因及治疗
感冒久病不愈?警惕脓胸
长期咳嗽咳痰?“老烟枪”们注意了!
困扰人类千年的肺结核,你了解吗?
正确认识5种开胸手术
不留瘢痕的胸腔手术——单孔胸腔镜及迷你胸腔镜手术
生命“接力”,走近肺移植
图书下载方法:
先下载“AME图书”App。
在App里找到图书,试读。
购买需要AME货币——快币,在"AME科研时间"